咨询热线:

新闻动态

您的位置:Y39国际彩票 > 新闻动态 >

聊斋故事: 阴阳井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7:49浏览次数:170

大清乾隆年间,四川酆都县有一口古井,井口青苔斑驳,井沿石阶磨损得光滑如镜,据传已有千年历史。这口井白日里与寻常水井无异,可一到子夜时分,井水便会无风自动,泛起幽绿色的微光。当地百姓称之为"阴阳井",说是阳间与阴间的交界之处。

酆都县因这口井而闻名遐迩,却也因它而饱受苦难。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,县中百姓必须向井中投入金银铜钱、五谷粮食,美其名曰"钱粮费"。若有不从,不出三日,必有大疫流行,死者枕藉。这规矩沿袭了百余年,无人敢违抗,百姓们苦不堪言。

这年春天,新任知县刘纲奉皇命赴任酆都。刘纲字子正,山东济南人氏,生得剑眉星目,一身正气。他本是二甲进士出身,因在刑部任主事时秉公执法,得罪了权贵,被外放至此。赴任途中,刘纲便听闻了酆都阴阳井的种种异闻,心中半信半疑。

"大人,前面就是酆都县城了。"随行的师爷李诜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说道。李诜四十出头,是刘纲从家乡带来的幕僚,精通刑名钱谷,为人机敏却有些莽撞。

刘纲点点头,却见官道两旁田地荒芜,村落萧条,偶有行人也是面黄肌瘦,步履蹒跚。他眉头紧锁:"此地为何如此贫瘠?"

李诜低声道:"听闻与那阴阳井有关。百姓每年要向阴间缴纳钱粮,许多人家倾家荡产也凑不齐数目,只得卖儿鬻女。"

刘纲闻言大怒:"荒谬!阴阳两隔,岂有阳间向阴间纳贡之理?此必是有人装神弄鬼,盘剥百姓!"

入城后,刘纲立即升堂问事。县丞、主簿等一干属吏前来拜见,个个神色惶恐。刘纲直截了当问起阴阳井之事,众人面面相觑,无人敢言。

"尔等身为朝廷命官,竟纵容此等妖言惑众之事!"刘纲拍案而起,"明日我便要封了那口妖井!"

县丞赵德吓得面如土色,连连叩首:"大人三思啊!三年前邻县有位不信邪的县令,强行封井,结果不出三日,全家七口暴毙而亡,死状极惨啊!"

刘纲冷笑:"本官读圣贤书,岂惧此等怪力乱神之说?"

当夜,刘纲翻阅县志,发现关于阴阳井的记载竟可追溯至唐代。百余年来,历任知县或默认此事,或试图反抗却都不得善终。正思索间,李诜匆匆进来:"大人,门外有位老者求见,说是关于阴阳井的事。"

来者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,自称姓张,是酆都县最年长的居民。老者颤巍巍地说:"老朽今年九十有八,亲眼见过三位县令因阴阳井丧命。大人若要硬来,只怕凶多吉少啊!"

刘纲扶老者坐下:"老丈请细说。"

"那井确是通往阴间的门户。"老者压低声音,"每逢中元节,井中会升起一座石桥,阴差鬼使便从桥上过来收取钱粮。若有不缴,轻则病疫流行,重则全村死绝。百年来,从未有过例外。"

刘纲沉思片刻,忽然问道:"老丈可曾亲眼见过阴差?"

老者摇头:"老朽不敢近前,但听先父说过,那些阴差身形矮小,能飞行,且没有影子。"

送走老者后,刘纲对李诜道:"我欲下井一探究竟。"

李诜大惊:"大人不可!此去凶险万分!"

"若不解开此谜,酆都百姓永无宁日。"刘纲坚定地说,"你若害怕,不必随行。"

李诜咬了咬牙:"属下愿追随大人!"

次日黄昏,刘纲命人封锁了井周围的道路,只带着李诜和两个心腹衙役来到井边。那井口约五尺见方,井水漆黑如墨,深不见底。刘纲命人放下长绳,系在腰间,对李诜道:"我先下去,若无异常,你再跟随。"

衙役们战战兢兢地放着绳子,刘纲手持火把,缓缓降入井中。井壁湿滑,长满青苔,越往下空气越是阴冷。约莫下了二十余丈,火把突然熄灭,四周陷入一片漆黑。刘纲正欲呼喊,忽觉脚下一空,整个人坠落下去。

"砰"的一声,刘纲摔在了一片软绵绵的地面上。他挣扎着爬起来,发现身处一个奇异的世界——天空灰蒙蒙的没有日月,四周飘荡着幽绿色的鬼火,远处隐约可见亭台楼阁,却都笼罩在薄雾之中。

"这...这是何处?"刘纲惊疑不定。

"大人!大人!"李诜的声音从上方传来,紧接着又是一声闷响,李诜也跌落在他身旁。

"属下见绳子突然松了,担心大人安危,就跳下来了。"李诜揉着摔疼的膝盖说。

二人正惊疑间,忽听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。转头望去,只见几个身高不足三尺的小人从雾中飘来,他们面色青白,双目无瞳,确实没有影子。

"阳间人!阳间人!"小人们尖声叫道,声音如同铁器摩擦,"竟敢擅闯阴司!"

刘纲强自镇定,拱手道:"本官乃酆都知县刘纲,特来拜会阴司主事,有事相商。"

小人们叽叽喳喳商量了一阵,其中一个道:"随我来。"说完转身飘去。

刘纲与李诜跟随小人穿过灰雾,来到一座宏伟的殿堂前。殿上高悬匾额,上书"森罗殿"三个大字。殿内灯火通明,却透着阴森之气。

入得殿中,只见一位黑面长须的官员正襟危坐,头戴乌纱,身穿红袍,正是民间传说的包龙图包拯。两旁站着王朝、马汉等护卫,还有判官手持生死簿。

"阳间县令,为何擅闯阴司?"包公声如洪钟。

刘纲不卑不亢,上前施礼:"下官刘纲,冒昧打扰包大人。酆都百姓连年向阴间缴纳钱粮,民不聊生,特来求问缘由。"

包公闻言,眉头一皱:"竟有此事?"转头问判官,"阴司何时向酆都征收钱粮了?"

判官翻阅簿册,摇头道:"回大人,阴司从未有此例。"

刘纲与李诜面面相觑。包公沉吟片刻,忽然拍案道:"我明白了!定是那些游魂野鬼假借阴司之名,行勒索之实!"

原来,阴阳井确是两界通道,但正规的阴阳往来皆有章程。一些流落人间的游魂便利用此井,恐吓百姓索取供奉。

包公对刘纲肃然起敬:"刘县令不畏鬼神,为民请命,实乃好官。本府即刻下令,严禁任何鬼魅再向酆都百姓索要钱粮。这枚铜印赠予你,可镇邪驱鬼。"说着,命人取来一枚刻有"阴司正印"四字的铜印交给刘纲。

刘纲大喜,正要拜谢,忽听殿外一阵喧哗。紧接着,一道红光破空而来,落在殿中化作一位红面长髯、绿袍金甲的威武将军,手持青龙偃月刀,正是关圣帝君关羽。

"包大人,有礼了。"关羽拱手道,声如雷霆。

包公连忙起身还礼:"关帝君驾到,有失远迎。"

关羽目光如电,扫过刘纲二人:"此二位是?"

刘纲连忙行礼:"下官酆都知县刘纲,拜见关圣帝君。"

李诜却直勾勾地盯着关羽,突然冒出一句:"敢问关帝君,刘玄德主公如今在何处?"

此言一出,满堂皆惊。关羽面色陡变,丹凤眼怒睁:"大胆!竟敢直呼我大哥名讳!"说着,青龙刀已架在了李诜颈上。

刘纲慌忙跪地:"帝君息怒!李师爷无知莽撞,绝非有意冒犯!"

包公也劝道:"关帝君,此人阳寿未尽,且看在刘县令为民请命的份上,饶他一命吧。"

关羽冷哼一声,收刀入鞘:"若非包大人求情,定教你魂飞魄散!不过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!"说罢,一拂袖,一道金光击中李诜胸口。

李诜如遭雷击,当场昏死过去。刘纲大惊,抱住李诜连声呼唤。

包公叹道:"关帝君最重义气,最忌人提刘先主之事。你这师爷太过鲁莽了。"说着,命鬼差取来还魂丹给李诜服下。

片刻后,李诜悠悠转醒,却口眼歪斜,言语不清,显是中风之症。关羽见状,淡淡道:"此乃小惩大诫,回阳间后好生将养吧。"说完,化作红光离去。

包公对刘纲道:"阴阳有别,你们不宜久留。我命人送你们回去。记住,铜印可保酆都平安,但需妥善保管。"

刘纲拜谢,背起李诜,跟随鬼差来到一处雾气弥漫的所在。鬼差指向前方:"从此门出去,便是阳间。"

刘纲迈步踏入雾中,只觉天旋地转,再睁眼时,已回到了井底。上方传来衙役们的呼喊声。二人被拉上井后,刘纲立即命人封井,并宣布免除百姓的钱粮费。

酆都百姓初时半信半疑,但那年中元节过后,果然没有瘟疫发生。人们这才相信刘县令真的解决了阴阳井之患,纷纷称颂他的功德。

然而李诜回阳后病情日益加重,不出半月便中风身亡。出殡那日,晴朗的天空突然电闪雷鸣,一道闪电击中棺木,燃起熊熊大火。奇怪的是,火焰只烧毁了棺木四周,棺盖因盖有包公所赐的铜印而完好无损。

刘纲见状,对天长叹:"阴阳之隔,鬼神之怒,岂是凡人可轻侮的?"此后,他更加勤政爱民,酆都县在他的治理下日渐繁荣。而那口阴阳井,则被永久封闭,成为了一段离奇的传说。

查看更多 >>

Y39国际彩票介绍

查看更多 >>

产品展示

Powered by Y39国际彩票 RSS地图 HTML地图